转载:http://www.yicai.com/news/4019413.html
今年年初,中央成立互联网安全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这表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在9月17日“2014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 ”召开之际,本文就信息概念的内涵、信息化的意义、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还有云计算的历史机遇,来说说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以及云计算对我国的信息化的推动。
一、信息就是财富
信息是人类用通讯手段交换的语言、图像、数据、符号等内容。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是人类文明的特征。在当代社会,信息是整个社会的黏结剂,与物资、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要素,信息也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财富的观点,最早见于英国布雷德福大学教授汤姆?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本文对于这个判断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信息具有价值。信息是人类知识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包含有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符合商品价值的所有要求。信息能被有偿使用,获得类似租金的费用,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2、信息是决策资源。信息是所有商业决策的依据,是和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商业资源。拥有的信息越多,决策的效果越好。现代企业的决策过程,充满了对各种数据报表的分析。美国政府的很多统计数据发布时,华尔街都会高度紧张地竖起耳朵,会立即在金融市场制造出波澜。我国国家统计局以前根据抽样和普查的结果来归总,而现在则正考虑应用大数据技术得到更为精确和有公信力的结论。
3、信息创造商业机会。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依赖信息竞争。优质信息也是稀缺资源。在信息不对称的经济现实中,市场价格始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而且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始终无法做到各种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高效准确的优质信息,可以在不均衡的价格之间形成套利机会,也配置资源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机会。新经济时代,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
4、信息可作为情报。日本人从一张铁人王进喜在油井铁塔上的照片,能分析出钻井的深度、油井的纬度及大致位置、产量,为商业谈判占据有利位置。商业情报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战争情报则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为了获得情报,企业和国家会出动间谍,不惜成本。信息的获取能力与权力成正比,位高权重也就越信息灵通。信息和权力的高度相关,是因为信息作为情报,对经济、社会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也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化是后发国家赶超的重要途径
斯托尼尔认为,积累财富是个人、家庭、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迫求。从历史上看,一个社会大量增长财富主要有三种途径:1、通过缓慢的持续的资本积累;2、通过军事征服或其他形式的领土扩张;3、通过先进的技术把“非资源”转变为“资源”。
对于我国而言,比较现实的赶超路径只能是第三种。通过对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将劳动力转化为智慧资源,提升加工制造业的价值含量,实现国民的全面富裕。历史上,煤炭和石油都曾是廉价的燃料,然而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却让这二者变为了宝贵的资源。石英原本是生产玻璃的原料,在经大量的信息加工后,变成信息设备——硅片,成为计算机的核心,由廉价的物品变为昂贵的财物。我国如果成功实现信息化,现在大量出口的廉价商品将不需消耗过多资源就能获得更大的价值。
先进的技术来源于知识,专门的知识就是专门的信息的集中,信息集中过程也就是信息化。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学者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广义的信息化,是指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进程。即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狭义的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产业的生产力水平。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我国的经济成长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信息化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加工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加工业普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高投资、高污染、高能耗,定价能力和附加值低。我国在经济水平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就是加工业的知识技术水平不够,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信息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信息技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提高,成为GDP的重要增长极。通过信息化改造,各行各业将具有充分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保障,自动化程度将有较大提高,生产率水平将有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将持续转好,社会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将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感将进一步增强。
信息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多于传统的矿产开采、公共工程、农业以及教育。瑞典过去三分之一的增长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G8国家,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为21%。麦肯锡发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信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它摧毁的岗位要多出来两倍。美国互联网产业的收入超过3万亿美元,占GDP的20%。2013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约为7万亿元,占GDP的比例约1/8,远不及美国互联网产业。
科技部部长万钢估计,到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数字文化媒体、智能交通、数控机床、应用软件和农业互联网等信息相关产业有望带来10万亿以上的产值。本文按照当前约13%的信息产业增长率,2020年全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约占GDP的1/6。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估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美国、日本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分别为3417.38美元、2455.47美元,我国仅为192.69美元。我国信息消费有广阔的增长空间。2020年若我国人均信息消费达到日本2007年的水平,将为贡献20万亿人民币的GDP,考虑到边际效益递减,带动的GDP增长将达到近40万亿。这是我国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的增长的可能空间,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三、互联网安全与民族信息产业的机遇
互联网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是属于全人类的巨大财富,它的传播成本极低,容量极大,速度接近光速,大大填平了人类之间的知识和信息的鸿沟。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大受益于互联网溢出的财富。
互联网带来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也带来了风险。互联网因为本身的开放属性,让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成为隐患。互联网上的病毒、黑客入侵、DDOS攻击和各种网络诈骗层出不穷。金山《2011-2012中国互联网安全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毒霸累计捕获新增病毒1230万个,新增钓鱼网站在45万个左右。在开放的互联网中,国家和个人的安全都受到了极大威胁。
2013年棱镜门事件之后,各国对于互联网安全问题都开始高度重视。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的报告,称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媒体相继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报道的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经过了几个月的查证,发现针对中国的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
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一群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安全专家,他们手里握有各种途径获取的漏洞和技术优势及工具,利用这些资源实施国家级的监听活动。他们在关键节点核心设备中植入“后门”,不仅可以大规模监听其他国家通信及隐私信息,更可出于某些政治或军事目的实施突然精确瘫痪目标网络。美国防部 2014 年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将网络战列为 7 种作战能力之首,位于导弹防御、核威慑等能力之前。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不仅使得人们现实行为大量地被虚拟成为数据,且强大的运算能力为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提供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可能性。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一种名为“无边界情报员”系统,这套系统以30天为周期,可以从全球网络系统中接收到970亿条信息,再通过比对信用卡或通讯记录等方式,能几近真实地还原个人的实时状况。
我国拥有超过6亿网民、10亿移动用户,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发展信息技术具有大国的规模优势。但在近十多年全球IT产业的高速发展中,软硬件多被美国企业占据和垄断,我国信息安全和产业自主都受到威胁。在各行各业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今天,发展民族IT产业,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最高层面。
5 月下旬国信办公布将出台网络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凡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所有的系统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都将进行安全审查。从政府禁止采购Win8 操作系统到7月公安系统禁用赛门铁克相关安全软件,随着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和进一步落实,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存在安全隐患的国外安全产品被禁用,网络安全国产化的进程也将不断提速,产生大量网络安全产品的国产替代需求。
危险之下出机遇。在信息技术领域,以英特尔垄断硬件、微软垄断软件的“WINTEL体制”,给我国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产业界适时提出了“去IOE化”的口号,这将给我国IT产业创造了进口替代的巨大市场。除了政府部门亟待国产化,银行等金融部门也在积极研究设备国产化的问题。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近10万亿,为民族企业的崛起打开了空间。
四、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的高级阶段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现在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作为权威,本文调整该直译语句为:云计算是一种由网络提供、按需使用、按量付费的计算资源共享模式;消费者进入可配置的资源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这显示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
在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云计算列入了“十二五规划”,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社会管理乃至军事决策的根本性改变。
随着网络带宽的增长,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当带宽达到100兆,远程读取数据将与本地读取硬盘数据没有区别,用户再也用不着先下载电影再观看。企业主要将依赖云获得计算能力和软件服务,不用和现在一样频繁地升级软硬件。这将打破当前IT产业“WINTEL体制”,用户可以节省大量IT成本。创新型企业可趁势打破技术垄断,推进技术进步。
从定义看,云计算本质上是互联网提供的集约化或并行计算服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云计算新技术带来革命性机会。
1、信息技术资源配置最优化。云计算提供资源共享,采用虚拟化技术,并具备负载平衡的能力,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资源像云一样,可以自由地扩展、自由地分配,可以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云端,随时可以访问。其防范病毒攻击的能力将大大提高,数据不易丢失,从而为云模式下的互联网运行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2、信息化投入效益最大化。云计算实际上是对全部计算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节省大量运维成本和人力支出。核心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面向用户按需服务。企业将不用进行IT设备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只须少量营业支出,按需租赁专业云供应商的计算资源,就可以获得和大企业巨资建设的数据中心同样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用户还可大量节省软件的采购费用,所需的应用程序不须运行在本地电脑终端设备上,云计算就可解决几乎所有应用需求。
五、云计算是信息化的捷径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应该包含: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
1、云计算是一种普惠计算服务。云计算作为新的IT供给形式,以其廉价、高效的供应,可以辐射到更偏远的地区,填平数字鸿沟,加速普及,让偏远的地区建立新型经济模式,有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协同,大幅提升区域经济的附加值。
2、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基础设施。如果说云计算是互联网中的神经系统的中枢,物联网则是是互联网的末梢神经系统。 物联网将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大量设备接入互联网,将爆炸性以几何级数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如果按传统方式处理、储存,将耗费大量IT资源。但如果利用云计算技术,将降低大量成本。
3、云计算大幅提供人类生活的智能水平。云计算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可成为每个个体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个人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家居用品,将能在云计算的模式中大幅增强功能。
如果教育行业能普及云计算,互联网教育将极大节省投入;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更可免除书包的负担,可以直接将移动硬盘淘汰。如果医疗行业普及云计算,患者将得到全程监护,实时报告所有身体信息;X光透视也不必胶片洗像,一次可以拍摄几十张图片,通过互联网实时进行远程诊断将大大节约患者就诊时间。
4、云计算为城市装配大脑。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由含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的系统,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感知,通过云计算提供智慧决策,通过空间基础设施管理。云计算是城市的真正大脑,以普惠的形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
9月17-1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4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 ”,主题之一是“推进行业信息化,助力中国云计算”。这个观点出于对云计算行业的判断,认为云计算目前尚在幼苗阶段,需要在信息化的推进中获得增长。但以本文视点看,云计算是信息化的捷径和机遇,若这个观点成为共识,会议的主题应该可改为“推进中国云计算,助力行业信息化”。(作者为新疆中亚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