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断与改进”:变“迎评”为“日常”
周俊
随着教育部“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相关文件的出台,通过诊改培植学校内生力量,实现质量自我保证、学校自主发展成为越来越多职业学校的共识。但“教学诊改工作如何着手”“诊改如何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效接轨”等问题仍处于求索之中。笔者以为,要保证诊改取得应有的效果,首要的工作就是明确工作抓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好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切入点,建构三大意识、落实三项准备、抓好三个环节。
建构三大意识:
目标管理、及时检查、数据呈现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实践。诊改作为职业院校自我发展、自我保证的新举措,需要实践者建构三大意识。
一是目标管理意识。目标管理是教学诊改工作的基础,也是诊改取得实效的保证。建构诊改的目标管理意识,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首先,要抓好“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确立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这是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制定的依据。其次,要制订好学期工作计划,它既包括学校工作计划,也包括部门和系部工作计划,是学校常规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再其次,要做好学期工作计划的责任分解,明确每一个责任主体在每个月度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二是及时检查意识。检查是诊断的第一环节,通过检查、对比,找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才能发现问题。通过检查,一方面可避免有计划无落实、有目标无行动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了解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还可做出相应调整或修改。确立及时检查意识,要求在计划出台时,就明确好检查部门、时间、标准、流程和处置步骤。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检查时间最好明确为一个月,最迟一个季度,否则将会影响诊改的效果。
三是数据呈现意识。对于教学诊断而言,量化的数据更有助于诊断者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构数据呈现意识,要求职业学校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数据在信息化时代的巨大价值,重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建构数据管理系统;另一方面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采集和管理数据,尤其是数据不能造假。
落实三项准备:
制定制度、搭建平台、建构机制
教学诊改作为新形势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自我保证举措,有着从不熟悉到认知,进而认同、自觉实践的过程,其间充分的准备必不可少,需要职业学校做好三大准备。
一是制定制度。只有制定好制度,才能保证诊改沿着正确的渠道良性运转。如今,还有不少学校从评价角度将诊改视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新形势下推出的评估新变种,总以迎评的思路进行诊改,亟需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这些不当行为,确保诊改能按预设的路径行进。同时,教学诊改是职业学校谋求质量自我保证的新举措,工作如何开展?诊断如何着手?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怎样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都需要有一个制度来予以明确、规范和保证。
二是建设平台。新时代职业学校的教学诊改是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数据分析和汇总,即使开展了诊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在诊改准备阶段,必须花大气力建设好数据平台,这就要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做好工作,其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职业学校建设数据平台尤其应将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上,通过宣传引导帮助教职员工建构数据意识,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数据采集的项目、时间和相关流程,通过教育治理建设数据采集队伍、数据分析队伍、数据管理队伍。其中,数据分析是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需要一个从内容到方法、从知识到实践、从跟着做到熟练自如的培训过程。
三是建构机制。对职业学校诊改来说,建构机制就是在制定诊改工作制度的同时,对诊改的程序、方式、方法通过制度予以规定,同时成立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培训相关的工作人员,按照制度的设计有序推进工作。制度、程序、机构是建构教学诊断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是机构建构,单纯设立一个机构呼应教育行政管理比较简单,但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进行系统的专业人员培训,包括诊改工作部门的人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进行诊断的校本专家等。
抓好三大环节:
完善计划、检查反馈、着力改进
工作环节就是工作项目,它是工作的切入点。完善工作环节,对于教学诊改来说,关键要做到三点。
一是完善计划。计划是诊断的依据,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试行诊改,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完善计划,即“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从诊改角度来看,完善计划一方面要确保计划具有可行性,要从实施的角度对计划进行研讨,确保计划既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又切合学校资源实际和发展焦点,具有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要做好计划的诊断融入工作,要从教学诊改与教学日常管理一体化理念出发,在规划、计划制定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融入规划,特别是工作计划之中,使诊断要素的工作要求、诊断点的物化体现成为规划或计划的主要内容,要避免诊改与学校教学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使诊断与常规的教学管理从形式到内容融为一体。
二是检查反馈。对于职业学校具体的教学诊断来说,检查反馈就是对照规划,特别是工作计划设置的工作目标,检查实际工作的达成度和效果,并将相关结论式意见反馈给学校相关计划部门。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是,教学诊改中的检查反馈,不是致力于优势的发现、长处的汇集,而是目标引领下的问题导向,即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目标与现状之间差距的挖掘上,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开展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检查标准的研制工作,只有工作目标而没有具体的检查标准,问题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也难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制度重建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成为教学诊断者,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成为诊断的工作抓手。
三是着力改进。对于职业学校教学诊改来说,发现差距,找出问题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必须多维度做好问题发现后的改进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改进方案的论证工作。改进工作从方法论角度看有表里之分,就事论事、见招拆招式的改进工作虽然见效快,但不能真正消除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由表及里、根除病因式改进工作旷日持久、兴师动众,而且一时难以见其实效。为此须做好改进方案的论证工作,通过论证在选择出最佳方案的同时,也动员和组织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参与改进,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要做好改进效果的评价工作。改进有无效果或效果大小,不仅事关诊改全过程,而且关系到学校教职员工的士气和信心,必须做好效果的评价工作。评价不能仅凭管理者的主观印象,需要职业学校走出传统评价的思维惯性,围绕依据、程序和队伍做好评价工作,主动将复核纳入学校诊改工作之列,自己的工作自己评价、自己做主。
(作者周俊,系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25日)